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近现代
林豪清末民国初 1831 — 1918
全台诗
林豪1831~1918),字嘉卓一字卓人号次逋福建金门人
其父林焜熿,学者称竹畦先生,工诗及古文,著有《竹畦文钞》、《浯洲见闻录》……等作。
卓人幼承家学,兼以天资聪颖,故十馀岁便淹通经史,道光二十九年(1849)中生员,咸丰九年(1859)取进举人,但其后考运不佳,竟未能再上层楼。
同治元年(1862)先生东渡,游历台湾各地,后于艋舺巧遇奉檄办团练林占梅,因此受邀担任潜园教师,任占梅之妾杜淑雅之西席,于潜园中生活四年之久。
同治六年(1867)淡水厅严金清拟修厅乘,林豪受邀总辑编撰,隔年事成,因获聘澎湖文石书院任教,乃辞别占梅
同治十二年(1873)林豪得见陈培桂《淡水厅》刻本,发现内容改窜其作却谬误不少,因此愤撰〈淡水厅志订谬〉一文,以断是非。
光绪四年(1878),主草《澎湖厅》,但未刊印。
光绪八年(1882),返回故里,重修《金门志》。
光绪十八年(1892),再修《澎湖厅》。
毕生致力文史,编修方志,厥有心得,最受肯定;而其文学著作,数量甚夥,亦属名家。
其中,《诵清堂诗集》、《诵清堂文集》、《瀛海客谈》、《潜园诗选》……等作内容,均与本地相关,惜除了《诵清堂诗集》外,馀皆亡佚。
  《诵清堂诗集》共收录林豪古今体诗作一千零一十八首,分有十二卷,是先生晚年自所釐定之稿,民国四十六年由其侄孙林策勋辑刊,于菲律宾大众印书馆印行,以下所录林氏诸作,据此版本编校。
此诗集内容,与本地攸关者,计有《台阳草》二卷、《澎海草》一卷,前者或描写潜园生活,或叙台地社会民情,或抒发个人情怀,或采录史事名胜;后者偏于晓谕生徒之作,旁及客中兴寄与澎湖风土人情。
在诗艺表现上,善用散文句法,使句式活泼灵动;又迭以顶针修辞,使上下诗气衔承一贯,紧凑有劲;喜用歌行古体,在长篇巨幅中施展诗人才力等,是皆有过人之处。
(黄美娥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龚乾义清末近现代初
人物简介
龚乾义字惕庵福建闽县(今福州)人。
诗坛领袖陈衍的乡人、友人,多唱答之作。
陈衍石遗室诗话》说他“任香山鹤山,有德政,能造士”。
《近代诗抄》收录其诗三首,俱为五古。
陈衍称:“龚惕庵诗思窈曲,尚多可录者”,“遗珠尚多”,对他的多思苦吟颇为赞许。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魏绍英清末民国初 1862 — 1917
全台诗
魏绍英1862~1917),字笃生,竹堑(今新竹)人。
先世自泉州同安迁台,历传三世,均以经商为业。
魏绍英幼即好学,唯屡试不中,亲丧之后,绝意仕途,不复以功名为念。
乙未(1895)割台,避难闽南,每于诗文中述其乱离之苦,深感身处板荡之际,诗文仅为末绪,无所匡济,无补时局。
待局势稍定后返台,设启英轩书塾于竹堑,执教数十年如一日。
教读之馀,喜吟咏,尤嗜灯谜,竹堑「灯猜」节庆,常由其主持。
著有《鹤山诗文集》、《虎观谜存》等〖参考国家图书馆特藏祖《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2年12月初版。〗。
存诗二首,见连横台湾诗乘》,今据以校录。
(吴福助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吴景箕现当代 1902 — 1983
全台诗
吴景箕自号鸣皋山樵
云林人,秀才吴克明长子,斗六高中首任校长1946~1948)。
吴氏祖先,原为福建省南靖县人
清咸丰年间,第十二代五成公渡海来台湾,卜居云林县古坑乡嵌头厝(今永光村)。
克明公秀才,迁居斗六。
当时所建四合院至今犹存,称「吴秀才邸」,为云林古迹之一。
景箕幼从云林进士黄绍谟习汉文,后东渡日本,就读东京大学,其时,景箕弟景徽亦游学日本京都(西京),景箕往返两地,后其游学期间诸作付梓,遂名以《两京剩稿》,两京即东京西京
后又刊《味集》、《帘青集》、《蕉窗吟草》、《掞藻笺》、《咏归集》等作品。
《蕉窗吟草》、《掞藻笺》、《咏归集》藏国家图书馆台湾分馆,云林科技大学汉学研究所所长郑定国先生云林县进行田野调查,得《两京剩稿》、《味集》、《帘青集》等。
  揆景箕诸作,以远游抒怀为多,作品清新可喜。
至于数量居次者,为咏史、说理,其题咏对象,除中日先贤之外,更含括西方历史人物如拿破崙、马克斯等,以简扼之笔法抒论,往往深中肯綮,于数十字中得题主事功之全豹,可见功力。
景箕除诗歌之外,兼长文章。
时台大教授久保天随景箕诗文以与新竹郑祉亭林占梅彰化吴德功台湾本土前辈文人并称,可谓推崇备至。
(江宝钗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